我市举办“城市化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”学术沙龙
深圳特区报讯(记者 杨丽萍)昨天下午,在由市社科联主办的“城市化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”学术沙龙上,来自市社科院、党建研究会、经济学会等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认为,深圳应成为国家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先锋城市,同时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充分借鉴大运会的经验,扩大公众参与度。市政协副主席钟晓渝参加了沙龙活动。
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扩大公众参与度,是参加沙龙的专家学者们论及较多的问题。
“‘党委领导、政府引导、社会协调、民众参与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原则,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无尽的动力,可改变过去行政措施‘一统就死,一放就乱’的非良性循环的局面。”深圳党建研究会副会长郭祥焰举例说,大运会期间,全市志愿者超过127万人,47万辆私家车停驶,大运志愿者是深圳创新社会管理成功的标志。
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政法所副所长李朝晖也认为,随着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,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将势在必行。只有让公众参与到城市发展和管理问题中来,改革发展的决策才会更科学,执行才会更有力。